新闻中心
简单投资管好仓位资金循环涨跌都开心
大家好,我是乐誉姐姐,欢迎来到我的雪球专栏,我在股市投资十五年,从迷茫到开悟,从亏损到盈利,经过十五年的实盘摸索,我总结了一套稳定盈利的投资经验,非常开心能够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自从在股市投资开悟以后,我认为其实投资很简单,把仓位控制好了,自然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这样涨也开心,跌也开心。这是我在股市摸爬滚打十五年后,最深刻的体会和感悟,下面介绍一下我的人生投资经历,有三个阶段的成长过程,共有四个部分的内容。
大概是2010年到2011年之间,具体时间已经模糊了,我带着1万元本金入市,像大多数新手一样,喜欢打听小道消息,喜欢问别人推股,还沉迷于“追涨杀跌”。今天买进涨停的科技股,明天割肉跌停的题材股,账户余额像心电图般剧烈跳动。
回忆那段时间,我每天盯着K线图,试图预测市场的短期走势。有一次,我因为追高一只所谓的“热点股”,结果第二天直接跌停,算起来亏损超过30%。这种操作不仅让我损失了资金,还让我意识到短期预测是投资的陷阱,市场的随机性远超个人的判断能力。
五年下来,本金缩水20%,浪费了无数时间,甚至有一段时间不怎么理会股市了。账号也不看了,最后到无所谓的心态,从想在股市发财到想回本,再到摆烂这么一个过程。
2015年上半年,我开始模仿格雷厄姆、巴菲特和芒格的理论,用10万元积蓄买入“优质股”,开云APP网址我记得当时有保险、家电、白酒、中药龙头股票。然而,2015年518行情前买入保险和家电龙头股,浮盈30%,518行情开始一直暴跌致成本价,最后承受不住心理压力清仓。2017年下半年以很高的市盈率买入白酒龙头股,2018年1月开始下跌,股价差不多腰斩,账户也是从浮盈到小亏,这次还是坐过山车行情。后面我才明白,好公司不等于好价格,盲目崇拜价值投资同样是陷阱,好公司买入价格太高,持仓体验感不好,也是很难盈利。
在这个模仿阶段,我曾试图通过研究财务报表和行业前景,找到那些“护城河”深厚的公司。但问题在于,我忽略了买入价格的重要性。经过这几年的过山车行情,让我深刻意识到,价值投资的核心不是买好公司,而是以合理的价格买好公司。
2020年疫情期间,自己空闲时间比较多,我开始大量阅读经典投资书籍,结合我自己多年的投资经验,我逐渐开悟,投资的本质不是预测市场,而是管理仓位。我将全部空闲资金投入股市,只跟踪5只核心股票和2个宽基ETF,设定一定比例的现金安全垫。当某只持仓股因行业利空暴跌达到我的预期时,我从容加仓;当市场狂热推高估值时,我果断减仓。在这一阶段,我开始专注于构建自己的交易系统,经过这几年的反复实践操作,我用底仓买入优质公司、优质ETF,底仓不变,保持现金比例,在做好仓位管控的基础上,用剩余已经反复操作,降低持仓成本。我发现,在股市盈利是这么的简单,只要不贪心,只要有耐心,开云APP网址就能源源不断的盈利。
我的仓位管理遵循“25%黄金法则”:永远不满仓:即使投资机会再多,现金比例不低于25%;永远不空仓:即使市场再高估,股票仓位不少于25%。
2021年新能源板块狂飙时,我将持仓比例从60%降至30%,用释放的现金在次年行业调整时,以七折价格补仓优质供应链企业。逆向操作不是勇气,而是纪律,将恐惧与贪婪转化为数学公式,让情绪在规则面前缴械投降。
在实际操作中,我会根据市场估值和情绪,动态调整仓位比例。例如:当市场整体PE超过历史均值的两倍时,我会将股票仓位降至25%;当市场整体PE低于历史均值时,我会将股票仓位提升至75%。这种纪律性让我在2021年新能源板块泡沫化时避免了过度追高,而在2022年致2023年市场低迷时抓住了低吸的机会。
去年组合产生现金流28万元,其中分红收入12万元,高低位差价16万元。以某港股电信行业龙头为例:2022年初以0.80港元建仓;2022年10月底整个港股行情跌下跌,该股也下跌到,我用25%的现金仓位在0.68元加仓;从 2023年到2024年初,我分批卖出部分仓位,把持仓成本降到了0.60元每股,这个股整体盈利了40多万。
这种“滚动投资法”使持仓成本持续下移,分红率逐年上升,形成良性循环。正如巴菲特所说:“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而仓位管理就是将这句箴言具象化的工具。
为了更好地管理现金流,我会定期对投资组合进行复盘:包括分红再投资,将分红资金用于加仓低估的优质标的; 年度组合再平衡,根据市场变化和公司基本面,调整持仓比例;极端情况应对,预留20%的现金仓位,用于应对黑天鹅事件。
通过这种机制,我的组合在过去五年中,即使在市场下跌年份,也能保持正向现金流。
仓位管控创造的现金流,本质上是对市场波动的套利。这就像都江堰的鱼嘴分水工程,既防范洪水又灌溉良田,将市场波动转化为可再投资的资本活水。
巴菲特的保险浮存金理念在A股同样适用,开云APP网址通过持有银行、电力、传统能源等高分红股票,每年收取稳定股息。当我的投资组合形成“ETF波段+股票分红”的双引擎时,根本无需关注市场波动,这个持仓体验感是非常好的,根本不会因为极端行情导致想卖出的这种恐惧感。
我的这种从容的心态并非天生,而是通过系统化操作逐步培养的。2022年10月份,市场恐慌性下跌,我的组合回撤15%。但因为我严格执行仓位管理规则,不仅没有恐慌,反而在低点加仓了银行和基础能源龙头。到2023年底,组合不仅收回失地,还实现了23%的收益。
正如芒格所说:“投资的成功,90%来自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做。”当市场波动时,我不会频繁操作,而是专注于执行既定的仓位管理策略。涨时微笑,跌时淡然,这种心态让我在投资中始终保持平静。
为了进一步提升心态的稳定性,我会定期阅读投资经典,如《巴菲特之道》、《芒格之道》和《投资最重要的事》等书籍。这些书籍不断提醒我,投资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比赛,跑那么快没有用,关键是看耐性能够跑多远。
当朋友们还在为涨跌焦灼时,我已学会在波动中起舞。仓位管理教会我的,不仅是数字的增减,更是与不确定性共处的智慧。在股市投资中管好仓位,就可以管住冲动了;守住现金流,也就是守住了幸福。涨也开心,因为赚了差价,跌也开心,因为又可以用更低价格买入,这或许才是投资最美的样子。
投资的关键不在于预测市场走势,而是打造一个能应对各种极端市场状况的体系。把仓位当作调节风险的工具,让现金流成为抵御市场波动的保障。股票价格的涨涨跌跌,最终都会在交易记录上呈现出来,我的目标是实现稳健的长期回报。投资的本质是用清晰的策略处理复杂的市场环境,同时利用时间的力量,让财富逐渐增长。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平安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