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开云APP入口:中信建投:看好2025年医药行业投资机会
研报称,从过去几年已经出台的各项行业政策看,“三医联动”顶层制度设计的各项改革措施已经逐步落地。医药领域的改革政策已进入常态化阶段,医保领域最值得关注的增量政策是建立多元复合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疗领域即将迎来薪酬制度及分级诊疗等“深水区”的改革。整体符合预期。我们看好2025年医药行业投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新增量(创新、出海、边际变化)和行业整合机会。
回顾医药行业周度表现,受中美关税问题影响,制药板块本周整体表现较差。医疗器械板块本周自主可控/国产替代相关标的表现较好,部分美国地区收入占比高的标的有所调整。生物制品行业本周跑赢医药指数及大盘,市场看好血制品行业后续发展。中药、医药商业本周跑赢医药指数,跑输大盘。A股方面,本周医药行业整体跑输大盘,医药零售及表现较好。港股方面,本周医药行业整体跑输大盘,保健品及互联网医疗表现较好。我们继续看好2025年医药行业的投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新增量(创新、出海、边际变化)和行业整合机会。
行业回顾及展望:改革进入深水区,高质量增长成为常态。从过去几年已经出台的各项行业政策看,“三医联动”顶层制度设计的各项改革措施已经逐步落地。医药领域的改革政策已进入常态化阶段,医保领域最值得关注的增量政策是建立多元复合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疗领域即将迎来薪酬制度及分级诊疗等“深水区”的改革。整体符合预期。我们看好2025年医药行业投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新增量(创新、出海、边际变化)和行业整合机会。
横向比较:展望2025年,有望实现温和增长。2022年以前,医药制造业在国家统计局有统计数据的下业中增速排名前列,近两年受基数影响以及公共卫生事件对医疗需求带来的影响,增速有一定波动。从收入端表现来看,医药制造业在2020及2021年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4.5%和20.1%,领先同期工业企业收入增速和制造业收入增速。利润端波动比收入端更大,开云APP注册2020及2021年表现明显好于工业企业整体水平,基数效应下2022-2023年利润端增长波动幅度较大。在行业基数得到消化、需求端确定性及政策预期稳定的情况下,我们预计2025年行业有望实现温和增长,整体走向高质量发展。
估值处于底部,机构持仓低于历史均值。2019-2021年行业估值中枢提升明显,自2021年以来行业估值水平有所调整,2022年以来估值进入历史底部区间,最新估值历史分位数27%,近期有所修复但仍处于历史低位。截至24Q4,公募基金医药持仓比例为8.18%,剔除指数基金、医药基金后的持股比例为2.77%,持仓比例环比小幅下降。拉长来看,2011Q1-2024Q4剔除指数基金、医药基金后,医药持仓比例平均为7.58%,目前非医药基金持仓比例低于历史平均水平。24Q4部分创新药、CXO公司持股基金增加明显,后续医药行业高景气、创新转型及政策倾斜相关细分方向公募基金持仓比例有望上升。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因为行业政策调整带来的研究设计要求变化、价格变化、带量采购政策变化、医保报销范围及比例变化等风险。开云APP注册尤其是集采、医保支付等政策的变化,对行业发展预期影响较大。 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新药和器械在研发过程中,存在临床入组进度不确定、疗效结果及安全性结果数据不确定等风险。 审批不及预期风险:审批过程中存在资料补充、审批流程变化等因素导致的审批周期延长等风险。开云APP注册 宏观环境波动风险: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可能影响下游需求,此外还需要考虑国际关系、气候变化、通货膨胀及汇率和利率等方面的风险。
黄仁勋:英伟达坚定不移服务中国市场 每个行业都将迎来人工智能引发的颠覆性变革
黄仁勋:英伟达坚定不移服务中国市场 每个行业都将迎来人工智能引发的颠覆性变革
黄仁勋:英伟达坚定不移服务中国市场 每个行业都将迎来人工智能引发的颠覆性变革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谣言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确定取消举报邮箱:举报举报成功!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