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六成权益类理财产品破净多家理财公司发文增持ETF

2025-04-1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编者按:《机警理财日报》作为南财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南财理财通的金牌理财专栏,目前细分了现金、纯固收、固收+期权、固收+权益、混合、权益、衍生品七大类,已实现对银行理财市场的每日追踪。为了进一步反映银行理财行业发展现状,南财理财通课题组增设机警理财周报专题,力求及时准确研判理财行业趋势、洞悉理财产品表现,以期为银行理财行业转型发展带来参考价值。

  债市方面,资金价格均衡偏松,债市周一上涨后转为震荡。4月11日DR007加权均价降至1.65%;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至1.66%。股市方面,受“对等关税”影响,上周A股震荡下行。创业板指、中证1000指数、深证成指周跌幅分别为6.73%、5.5%和5.13%。板块方面,农林牧渔、商贸零售、国防军工周涨幅居前。

  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破净率继续走低。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开云APP登录截至2025年4月13日,理财公司共有22,514只存续公募理财产品,其中242只累计净值低于1,银行理财综合破净率收至1.07%。权益类、混合类理财破净率较此前一周走高,分别为63.16%和9.9%;固定收益类公募理财破净率仅为0.43%,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破净率为33.33%。

六成权益类理财产品破净多家理财公司发文增持ETF

  各期限人民币固定收益类理财破净率均降至1%以下。其中,3年以上期限产品破净率降至零,1~2年期限产品和2~3年期限产品破净率分别为0.72%和0.74%。1个月以内投资周期产品破净率仅为0.1%。

  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上周(4月7日—4月13日),30家理财公司合计发行了386只理财产品(同一产品登记编码下不同份额合并计算),股份行理财公司发行产品数量位居前三,分别是招银理财、华夏理财和浦银理财。

  从产品结构看,理财公司上周新发产品仍以R2(中低风险)、封闭式净值型、固收类公募型产品为主,混合类产品发行数量为11只,发行机构包括招银理财、光大理财、农银理财、工银理财和渤银理财,权益类新发产品有1只,为华夏理财的私募股权类产品。

  上周,A股市场在关税施压的情况下明显下行,后在多项稳市场措施出台后,股市逐渐修复前期跌幅,主要指数呈现震荡下行态势。权益市场的较动也让理财公司在产品结构上更加保守。某理财公司多资产投资部负责人向课题组表示,现在理财公司发不出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含权产品布局都是发“固收+”。整体来看,开云APP登录提高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规模还需久久为功。

  从新发产品定价看,上周新发固收类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均值为2.70%,环比上升了0.07个百分点,不同期限产品定价均在3%以下。分不同期限看,1月以内期限产品环比提高了0.17个百分点,6~12月期限产品环比提高了0.14个百分点,3年以上期限产品环比提高了0.08个百分点,其余期限产品定价均有所下滑。不过,周度产品发行量较少,相关统计数据仅供参考。

  上周仅固定收益类理财平均收益率为正。固定收益类理财近一周平均净值增长率为0.0582%,混合类、权益类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近一周平均净值增长率分别为-0.6043%、-4.4721%、-6.7491%。固定收益类产品中,2年以上期限产品近一周净值增长率均值告负;6~12个月期限固定收益类产品周度收益率最高,近一周净值增长率均值为0.0733%。

  现金类产品中,人民币、美元、澳元产品周内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1.577%、4.001%和3.34%。(统计范围:截至统计日成立满一个月的现金理财)

  从负收益情况看,15.19%的人民币公募理财产品(理财公司发行)近一周收益为负。具体来看,近一周收益为负的固定收益类、混合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产品比例分别为11.41%、73.79%、91.67%和100%。

  固定收益类产品中,各期限产品近一周浮亏的比例上升。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2~3年期限和3年以上期限近一周负收益产品占比超20%,分别为22.82%和34.39%,仅1个月以内投资期限负收益产品数量占比均低于5%。

  深交所副总经理唐瑞:服务中长期资金入市,落地便利银行理财、险资参与打新及定增政策

  在4月11日深交所举办的“中长期资金投资策略会”上,深交所副总经理唐瑞表示,为更好地服务中长期资金入市,深交所正在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围绕产品供给、优化环境、对接服务等关键领域,助力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在产品端,完善股债基衍的产品供给;在制度端,优化机制提升交易便利度。持续优化中长期资金投资监管机制,落地便利银行理财、保险资管参与新股发行、股票定增的政策。完善ETF大宗交易和盘后交易等机制,引入更多机构为ETF提供流动性。推进跨市场ETF全实物申赎模式改造。推动将ETF期权纳入QFII、RQFII可投资范围,开云APP登录引导机构开发更多期权资管产品。此外,在服务端,靶向施策构建服务矩阵。拓展中长期资金来源,加强养老定投、教育定投等场景化投资策略推广,推动行业由推广单一产品向推广投资策略组合转变,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基金定投案例。

  4月8日以来,为传递对资本市场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理财公司纷纷发文增持ETF,支持资本市场发展,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根据南财理财通课题组统计,苏银理财、中邮理财、徽银理财、交银理财、浦银理财、北银理财均表示加强ETF投资,通过直接投资或以间接方式持续增持ETF,其中浦银理财表示投向的ETF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相关领域。中银理财表示,积极寻找机会进行权益资产配置,重点投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和内需板块,下阶段还将通过布局指数策略、指数增强策略等各类含权类理财产品进一步支持资本市场发展。此外,兴银理财、杭银理财更是拿出“真金白银”,自购旗下理财产品。4月9日,杭银理财发文表示再度追加投资旗下含权型理财产品超2亿元。4月11日,兴银理财表示拟近期自购公司所管理的含权理财产品5000万元。

  〔数据来源:粤港澳大湾区(广东)财经数据中心、南财理财通,其中行业热点内容整合自南财理财通、财联社〕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