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开云APP入口:高关税致美国股债双杀金融市场将制约特朗普

2025-04-22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然而,特朗普试图通过提高债务上限和施压美联储降息来应对,但市场反应强烈。

  2025年4月份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动关税贸易战。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难道美国就没有制约和纠错机制吗?美国的确还是有纠错机制的,不过不是很多人认为的民主选票,或者是所谓的“三权分立”。毕竟总统选举要三年多之后才会再次举行,而法院的判决,对特朗普来说似乎也不太那么有力。

  真正能够约束美国总统和纠错的力量,恐怕还是市场。而在美国,主要是华尔街。

  尽管英语中关税(tarrif)和税收(tax)不是同一个词,但关税也是一种税。而税收的本质是强制的转移支付,政府用强力把钱收上来,花到别的地方,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被收税的,要付出真金白银。选票的逻辑往往是,你选出来的结果,最终由别人来承担成本。但是用钞票来做选择,开云APP注册成本都是自己的,所以金融市场的反应也是最真实的。开云APP注册

  于是,特朗普在4月2日宣布加征“对等关税”,股市迅速用暴跌来回应。4月3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1679点,跌幅3.9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5.97%;标普500指数下跌5.97%。4月4日延续暴跌,道指单日再跌5.50%,标普500跌5.97%,纳指跌5.82%。两日累计市值蒸发约6.5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7万亿元。

  此次暴跌被形容为“史诗级”,可以与2008年金融危机、新冠疫情初期等历史性危机相提并论。科技股和跨国企业受冲击最严重,苹果、英伟达、特斯拉等跌幅均超过5%-9%。

  另外,美国国债市场也迅速做出反应,大量美债被抛售,美债价格下跌,收益率就飙升。4月3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4个基点至4.29%。后续几天进一步攀升,一度突破4.5%。

  有人可能会说,这些联邦债券有很多是过去低息时代发行的低利率国债,政府早就把钱收入囊中了。而这些国债的票面利率都是固定的,美国联邦政府每年需要支付的利息也是固定的。市场上国债收益率上升,只能说投资人受到了损失。美国政府为什么还要增加利息支出呢?

  这是因为,美债的平均期限大约是6年,每年有15%-20%的债务到期。而美国联邦政府一直财政赤字,没有余钱,也就没法还钱,只能是继续发新债还旧债,借新还旧,拆东墙补西墙。

  比如,2025财年美国将有6.7万亿美元的债券到期,需要发行新的债券来置换。而新的债券,就只能以当下的利率来发行,否则就不会有人来买这些新债券。借新还旧不断滚动下去,就会导致政府负债的加权利率不断提高。

  同时,由于美国联邦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仍然是赤字,就需要借更多钱,来填上每年新增的窟窿。这些填新窟窿的国债,利率也会更高。这就会导致利息支出必然增加。

  上文提到,美国联邦政府2025财年有6.7万亿美元债券到期需要置换,再加上2025财年(2024年10月1日-2025年9月30日)半年来又新增了1.3万亿赤字也需要发行债券来弥补。

  置换债券加上新增国债,假如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1个百分点,联邦政府今后每年利息支出将增加约2000亿美元。

  要知道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忙活半天,削减的财政支出也不过1000亿美元左右,而只要美债收益率稍微上涨,联邦政府支付的利息都比他削减的支出要多。

  债务增加利息就会增加。所以当特朗普兴高采烈地宣布,关税增加了财政收入时,实际上这边美债市场接着就会打脸,让他在国债利息那边大出血。

  而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是刚性的,他必须持续发行新的债务来融资。开云APP注册但他想要发行新债,就不得不提高票面利率,而这必将导致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陷入债务螺旋。于是我们看到,特朗普现在要把债务上限再提高5万亿美元,达到历史新高的41万亿美元。

  但是他对全球大多数国家加征关税,相当于自己阻断贸易往来,这么搞下去肯定是不可持续的。

  股市和债市的反应都是你不尊重对手,不尊重规律,我就立刻给你好看。股市上财富受损,债市上需要支付更高的利息,贸易又因为关税受阻,所以市场会教育特朗普,这条路一定是走不通的。

  最后他只能妥协,妥协的结果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他朝令夕改,暂停了大部分关税命令。很多人觉得这都在特朗普一盘大棋的算计中,实际上,什么大棋都逃不开市场规律这盘大棋。

  特朗普发行国债需要支付高额利息,如果他不进行实质上的减税、减少管制等等这些动作,那他的这些骚操作必然会让美国经济继续走向低谷。经济如果下行,财政收入会进一步受到影响,而他手里能打的底牌,就只有通胀了。

  所以特朗普一直在给美联储施压,期待美联储能够通过降息放水来释放流动性,然后刺激经济。但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公开主张保持政策独立性,强调美联储需遵循数据分析,远离政治干预,以维护金融稳定和市场信心。

  鲍威尔明确指出,关税政策短期内会推高美国国内物价,部分成本将转嫁给消费者,加剧通胀压力;长期则可能导致企业投资延迟、供应链重组不确定性增加,进而拖累经济增长。

  鲍威尔认为特朗普的关税举措颠覆了美国长期奉行的自由贸易原则,带来“结构性不确定性”,而非单纯的政策波动。这种不确定性会打击企业信心,影响全球资本流动和美元信用。他还提到,关税可能打乱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节奏,迫使其在抑制通胀和应对经济衰退之间艰难平衡。

  鲍威尔的逻辑其实很清晰,如果关税等等这些贸易壁垒不消除,国内管制、福利和税收一个都没有减,那带来的结果,必然是经济衰退加通货膨胀的滞胀。但特朗普可不听这一套,他在社交媒体上多次发文,要求美联储立即降息,并称鲍威尔“行动迟缓、错误连连”,甚至威胁要解雇他。一个国家总统和联储主席公开互撕,这还真是少见,特朗普在美国也不能为所欲为。

  简单小结一下,特朗普实际上并不能只手遮天,市场的纠错机制会发挥作用。 这种市场制约机制的逻辑是:加征关税好像带来短期财政收入增加→但是美债被抛售→收益率暴涨→利息支出激增→财政赤字扩大→被迫发行更高利率新债→债务螺旋恶化。金融市场通过价格信号构建了一个高效的纠错机制,股债双杀(财富蒸发+利息支出激增融资成本飙升)的复合打击,构建起比选票更灵敏的制衡系统,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形成硬性约束。

搜索